来源:乐鱼全站网站登录首页 发布时间:2024-07-29 12:54:23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育人理念,在西安交大未来技术学院智能制造方向这块“试验田”打造了“理论+实践”双课联动的新模式,以项目制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紧密联动。2024年1月14日,未来技术学院智能制造方向为首批本科生开设的《智能制造工艺与装备》(理论课,3学分)、《智能制造工艺与系统控制》(实践课,2学分)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20号楼顺利完成课程项目答辩。该课程以航天六院、航天五院的工程任务需求为牵引,旨在通过实战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其中理论课以航天发动机工艺需求主线,从材料成型机理讲述传统加工工艺以及电、物理、化学等特种加工工艺的原理;实践课以新型航天器工艺需求为主线,设置了可重构天线制造、复合材料编织成型两个课题。答辩会上,两个项目组分别完成了PPT讲解和现场成果展示,受到校内外专家一致好评。答辩会邀请到航天科技集团六院7103厂郑伟研究员,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4所王一喆高工,机械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王保建研究员,机械学院国际机械中心周晋教授、陈帅教授,未来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办公室樊芃等专家担任评委,机械学院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刘金鑫教授主持会议,机械学院马猛、张迪、王晨希、孙若斌等授课教师以及研究生助教参与会议。
机械学院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在未来技术学院打造了以“航天制造、太空制造”为特色的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并进行了校企深融协同育人实践。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与航天六院、五院分别共建“空天往返先进推进创新中心”“空间智能制造研究中心”,由机械学院负责落实合作任务,形成了“任务型、体系化”的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在空天往返组合动力、可重复使用液体动力、航天器智能制造、太空制造、在轨维护等领域关键技术开展科研攻关和协同育人。
机械学院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刘金鑫教授代表该平台汇报了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育人的总体建设思路和前期成效。该平台在西安交通大学“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整体示范项目”“研究生教育改革未来技术学院人才培养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承担了未来技术学院(含百千万)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共六门,其中理论课三门,实践课三门,均采用了“理论+实践”两两联动的模式授课,以企业需求为牵引,引入企业专家进课堂,形成了以“航天制造、太空制造”为内核的系列化产教融合特色课程,其中“航天系统工程:总师思维与意识培养”的教学实践,入库陕西省教学案例1项,入选教育部“大国智造”主题案例1项。
该系列课程前期邀请了王春民、陈晖、刘乃金、李光熙、王鹏飞、赵少凡等航天企业的专家总师进课堂,吸引了数千人次听课学习,反响热烈、效果显著。课程以校企需求导向,真正将企业需求转化为具体教学内容,打通产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该系列课程按照企业工程需求定制学生知识图谱,以工程项目为抓手落实采集式学习,在全校选修课、优质网络课中给出采集学习方案。课程主动对标企业需求,致力于提升人才自主学习能力、加快培养航天制造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了“明确企业任务主导,引企入校建立产学研深融联合体,在校企协同攻坚的过程中协同育人;强化组织和管理,贯彻实战育人,面向国家重大任务选题,以企业模式落实培养过程管理;改革教学模式,以企业工程需求制定学生知识图谱,以实际项目驱动进行采集式学习”三大特色培养理念。
该平台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显著,2023年师生完成企业任务104项,深度参与企业跟产、测试、试验、排故等超过300人/天,在学校实验室完成的产品联调联试,直接支撑飞行圆满成功。以试验场为课堂,融入课程思政,大力弘扬“航天精神与西迁精神”。该平台打造的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受到教育部、中融办、科工局、企业、高校等各类推广、参观和学习100余次。2022年,央视财经频道报道该平台校企联合建群模式、陕西新闻联播报道该平台培养科技尖兵成效;2023年,该平台受邀在百度秒懂百科拍摄的“智能制造工程”词条面向全国宣传我校和航天科技等大院大所校企深融、实战育人的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
智能制造是塑造我国制造业发展新动力的战略方向,培养航天制造领域的卓越工程人才对落实航天强国、制造强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产教融合是激发我国工程人才自主培养向卓越化迈进的重要方式,是新时代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实践。机械工程学院始终坚持创新创业和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在教育和科研战线上勇挑重担、勇攀高峰,开拓创新。
上一条:西安交大新媒体学院学子作品荣获《中国教育报》“青年说”栏目2023年度十佳
上一篇:2024-05-03